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我与京都的第一次相遇
发布时间:2020-10-09作者:牛支元

第一次与京都相遇,是在2005年的一个冬日。那天,龙城太原,红红的太阳,冷冷的天。在某知名钢铁集团法务总监的面试考场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田文昌老师。


  田老师作为主考官,端坐在正中;我作为面试者,莫名地紧张。说莫名紧张,是我原本以为自己就不应该紧张的。因为我生来就喜欢学习,从来都不怕考试。


  我从1980年15岁时以全县高考理工科第一名、全省物理单科第一名成绩考上北京钢铁学院,到大学毕业后于1992年以自考第一名成绩取得法学专业文凭;从1993年以全省律考第一名成绩拿到律师资格,再到199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于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从1993年参加全省公选副厅级干部报考省监察厅副厅长考试成绩第一名,到2000年再度参加公选考试成绩第一名并最终出任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从2004年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名列全省前茅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直到后来参加国务院国资委招考总法律顾问取得优异成绩。


  可以说,我是读了半辈子书,学了半辈子习,考了半辈子试,拿了多半打第一。在日常工作中,自己是也当学生,也当考官;常常是人也考我,我也考人。今天,见了敬仰已久的老师,作为一名可谓久经沙场的老将,竟然浑身打斗腿发颤,紧张到一时张不了口、说不出话的地步,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事后想来,当时并不是胆怯考试,而是敬畏师长。冥冥之中或许这就是我和老师的缘分。


  在考场上,田老师对我说的一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田老师说:“听了你的介绍,我深受感动。你和我一样具有相同的性格。我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应该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好。你是个难得的人才,你思考过没有?今后你的路子怎样走,你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啊。我发现,你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理念,你这些理念能不能够被企业接受?谁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环境?人生又到紧要处,选择不好,你会很痛苦的。望你千万慎重!”


  这次考试从初考、到电脑测试、到新引进的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和领导能力、管理风格测试到最终的面试,在参考的118人、进入面试的33人中,我一路领跑,始终第一。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最终与这家集团擦肩而过,但却开启了通往京都的大门,我与田老师的师徒名分也从此厘定。


  随后的日子,我从新华书店、图书馆找来了田老师发表的所有专著,并通过一个做数据库的朋友,收罗了田老师多年来公开发表的所有文章,我封闭自己,潜心研读。一度时间,我曾经把田老师的精彩语言背的滚瓜烂熟,论文专著直翻到面目皆非。通过学习、了解,田老师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逐渐清晰、完整起来。在我看来,田老师不但是刑辩大师,而且是管理专家;不但是法学大家,而且具战略眼光;不但是我事业上的导师,更是我做人的楷模。


  北宋教育家程颢说:“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京都是我拜师的平台。


  (二)


  第一次走进京都,是在2006年的初夏。五月的北京,鲜花盛开,万木葱茏。我怀揣着自己写作的自传体小说《风雪梅山》,来到了位于人寿大厦8楼的京都律所,请田老师斧正我的作品。田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


  我向田老师汇报了我的作品,并聊起了我的写作生涯。说起来我的写作,纯属于走到那里、写到那里、胡写乱画、自娱自乐。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工科,但是每天抱着《资本论》读来读去。参加工作到了青海,当了矿务局团委书记,又在业余研究起了《孙子兵法》,每天给基层团干部瞎掰“道天地将法”。后来,调回山西阳泉担任团市委副书记,适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又读起了国际共运史,写出了近20万字的《历史的沉思》。1993年到南开大学师从比较经济学家张仁德教授读研,我又写出了将近20万字的《政府职能比较研究》,受到了导师的较高评价。后来1996年到市委办公厅当副主任,1998年再到阳泉郊区担任区委副书记,白天瞎忙乎,晚上又研究起领导学、管理学,写出了诸如《如何当好领导干部》、《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经济发展思考》等一大堆实务性文章。2000年担任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政府法制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后,又学开了行政法、法制史,并借依法治国入宪的春风,写出了10多万字的《走向法治》。走出政府衙门,写下了20多万字的《风雪梅山》。到了企业工作,业余又开始了上五台山钻研儒道释、进档案馆翻看明清史的生活。


  我的岗位就像走马灯,我的随笔也像一阵风。我爱人批评我是“半瓶醋”、“万油精”,学习实用化,知识碎片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每天不务正业,心猿意马,没有恒心,一事无成。


  带着迷茫,我听取了田老师的教诲和开导。田老师告诉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人生成熟悲喜后,是非经过不知难。只有经过事情,才会在经历中增长人生的智慧;只有经过失败,才会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学术成功需要专一,事业成就需要韧劲,只要坚持不懈地向着一个方向走,必然会积沙成塔。


  田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地开导着我,我拿个小本子飞快地记着,深怕漏掉老师说的一个字。田老师最后希望我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经验,重点研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企业并购实务、企业管理实务和企业合同实务。


  按照田老师的教导,嗣后,我开始把写作的着笔点放在了业务研究上。我在企业担任老总期间,有一度在山西购并煤铁矿,在海南开放房地产。结合工作实际,我潜力研究并购业务,悉心起草并购合同。经过好多个日夜的点灯耗油,包含了近200个条款的牛版合同文本终于面世。看了我的文本,山西省煤管局老总工吴泽生先生说:“我活了70多岁,搞了一辈子煤矿,参与了许多起并购,牛版合同文本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文本。看着就像读小说,讲故事”。多年的专业、经历、经验使我融会贯通,成功的体悟和失败的教训使我拿放自如。我的合同文本曾一度成了范本,传于周边业内。这几年,我沉下身子,用心专一,黾勉苦辛,朝乾夕惕,写出了《企业并购论》、《企业文化论》、《企业管理论》和《企业风险论》等几部共数十万字的论著初稿。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京都是我求学的平台。


  (三)


  第一次到京都办公,是在2010年的金秋。在那个红叶缤纷、银杏泛黄、五彩斑斓的十月,京都律师事务所迁到了CBD中心——远洋•光华国际新址办公。其时,我已经加盟京都,正式成为京都的一员。


  坐在精小而雅致的律师办公室里,兰花沁人心脾,茶香弥漫缭绕。那份恬淡的心境,让自己沉醉。回想自己一路走来,承蒙组织培养、群众支持、自己努力,自己在体制内曾经顺风顺水,倍受垂怜。


  想当初,自己出身平民少年高考,用知识改变命运;西出青海奉献边疆,用热血书写忠诚;出仕故里以民为本,用实绩赢得百姓;擢选省府致力法治,用公正为民请命;辞宦挂印投身商海,用智慧创造财富。


  这些年来,自己从内地到边疆、从企业到机关、从基层到高层,从党团到政府,足迹走遍大江南北。自己从井下技术员、局团委书记、办事处负责人、团市委副书记、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区委副书记、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到集团副总、公司董事长,岗位涉及政商学界。自己的角色也经历了技术人员、青年干部、市委官员、县区领导、省府厅官、国企老总、人民律师的转换,称谓也从牛工、牛老师、牛书记、牛主任、牛总变成了牛律师,地域从戈壁滩、小山城、大都会,今天辗转到了京城京都。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春华秋实,无怨无悔。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自己15岁上大学,19岁在大学入党,大学毕业自愿到青海支边,20岁成为全系统最年轻的县处级干部,24岁荣获中国共青团最高荣誉“五四”奖章,25岁调回家乡从政,36岁成为全省当时最年轻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命运给了自己许多的机遇,上天给了自己格外的关爱。人在世上,要懂得知足、知止、知退。此时想来,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大、再豪华的办公室,也没有像现在呆在这样怡情的办公室里坦然、舒心。


  入职办公第一天,田老师亲自到我办公室看望我。田老师对我说:“京都每一次迁址,都昭示着律所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我们要借乔迁之机,实现京都律事所的第三次创业!京都律所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真正实现团队化和综合化。我们要把律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律所的发展相结合起来,由名律所培养名律师,名律师带动名律所。律师可以是战士,但不仅仅是战士,可以是勇士,但不能是一勇之夫”。听着田老师的话,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近中午,田老师与京都的合伙人为我设宴接风。喝着入伙酒,说着吉祥话,聊着美好的生活,谈着京都的未来,我越喝越猛,最后喝醉了。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京都是我创业的平台。


  (四)


  第一次参加京都论坛,是在2011年4月的一天。那天,京都律所热闹非常。室外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室内,灯光熠熠,高朋满座。由京都律所主办,中国人才研究会经济人才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专题研讨会如期举行。按照田老师安排,我首先登台发言,发言题目是《企业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当兼论企业并购风险》。


  过去当团干,吹拉弹唱、宣传鼓动是我的看家本事。后来当官员、当老总、当律师,上讲台、上电视、上谈判桌,讲话、发言、作报告,对于我来说,也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我曾经有过许多演讲的深刻记忆:在青海当团干,为团中央领导汇报工作,过了饭点一个多小时,人家还要听;当团市委副书记上团课,数千人站满了操场听,两个多小时也不厌烦;当区委副书记建设瑞丰花园,被因为拆迁上访的上千群众的包围,四个多小时公开对话、滔滔不绝;在省委党校为县委书记、县长班上课,三个多小时没人挪窝;代表省政府做被告,在行政审判庭上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法庭当庭采纳意见;当集团副总作业绩述职报告,十几分钟赢得群众十次掌声;当律师搞煤矿并购,与“三国五方”周旋谈判,在唐都大酒店舌战群儒,七天七夜全部搞定——


  但是,这次给我的感受与以往大不相同。最大的差别就是组织的特别严谨、特别标准、特别精细、特别规范。演讲提纲要中国人才研究会专门把关,语言修辞请国家语言委员会专家审核,发言语气由专家学者指导,甚至发言细节也要由主办单位工作人员检点。所以有个感受,一级就是一级的水平,中央就是中央级的水平。我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等于开阔了一次眼界,经受了一次培训,接受了一次洗礼,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感到受益匪浅。


  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京都是我成长的平台。


  (五)


  第一次随同田老师参加学术活动,是在2011年的6月。位于北京西郊的妙灵山庄,花红柳绿,风景如画。来自刑事诉讼法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来自国家立法机关和公检法司各部委的领导相聚于此,就“遏制刑讯逼供”进行深入的研讨。


  当时,刑诉法修改在即。刑诉法素有“小宪法”之称,它跟我们每位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与公民宪法基本权利关系最密切的一部法律。当时社会上发生了引起强烈反响的一系列案件,如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躲猫猫案,都与刑讯逼供脱不了干系。刑讯逼供难以遏制,不仅凸显司法理念的滞后,更反映出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因此人们强烈要求在修法中,遏制刑讯逼供,切实保障人权。由于修法不仅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权衡,也是权力与权力的博弈。因此,立法部门、学者、律师、实务部门争执不休。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意义非凡。


  会议开始,到场的各方面人士各吹各号,各找各调。实务部门领导强调,刑讯逼供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发达国家也有类似问题,譬如美国也存在虐囚行为。我国的刑讯逼供现象,已经“基本得到了遏制”。


  这时,一个来自律界方面的先生不知出于何种目的,顺着实务部门领导的杆子说,我国已经基本上不存在刑讯逼供现象,即便有也是个别的、偶发的。他还武断地说“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种罔顾现实的言论,令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大惑不解,就连实务部门人员都感到听不下去。


  田老师怕案而起,指出“刑讯逼供不但存在,而且仍然相当严重,甚至在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案件中还愈演愈烈”。田老师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不仅公安机关存在刑讯逼供问题,检察机关以及纪委在“双规”中都存在同类问题。凡是行使侦查权的单位,在办案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刑讯逼供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只是表现的各不相同。田老师强调,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正视现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应有态度。田老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所有专家的强烈共鸣,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记得那个先生声嘶力竭、面红耳赤地与田老师争辩,最后可能自感理屈词穷,处境尴尬,自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场。


  这是在我眼中发生的一个小片段。多年以来,田老师为了中国法治奔走呼号,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声名远播华夏内外。我深深地折服和敬佩田老师。我敬佩他那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火热情怀;敬佩他那崇尚正义、追求公平、力行法治的坚定信念;敬佩他那刚正不阿、为民请命、执着到底的胆识勇气;敬佩他那精益求精、炉火纯青、近乎化境的学术水平。他的博大胸怀、远见卓识、专业精神、朴实作风,如高山仰止,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为了中国的法治事业,我愿意追随田老师一路前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京都是我仰望的平台。


  (六)


  人生易老天难老,一梦醒来已三秋。恍惚之间,我与京都结缘已经快十年了。十年的光阴,长江淘尽多少事,黄河载走多少情。在这流金般的岁月里,我尚徘徊于书屋之中,游离于创造之外,一直走在通往京都的小路上。但是,我的心时刻和京都的弟兄们连在一起。


  京都有一支非常和谐、强大的团队。在田老师的旗帜下,既有建所初期的功勋元老,也有当中加盟的中坚力量,更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每天茶余饭后,上京都官网,阅京都所刊,读田老师的书,学“八杰”的案,品“345”社的诗,间或用电话与兄弟们交流交流心得体会,对上机会与随缘的弟兄们小聚小斟一番,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看来,京都的每个合伙人、每个律师都像是一本本厚重的书,每本书里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和经验,而这些故事和经验常常给我带来智慧和力量。所以,京都的每个合伙人、每个律师都堪称我的老师。


  近日看到一条微信,觉得蛮有道理。说人生有三大遗憾:一是不会选择;二是不坚持选择;三是不断地选择。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着许多次的选择,我们的人生实际上都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而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往事如过眼烟云,功过悲喜,淡出胸臆皆落尘;前程似生命之河,骇浪细流,归入沧海终为水。2015年,将迎来京都建所20周年大庆。二十岁的京都风华正茂,气势如虹,前程似锦。天命之年的我心如止水,清淡平和,梦想尚存。我们老家有话:“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为着我尚存的梦想,我编了四句顺口溜:“人到中年梦初醒,半世沉浮雨打萍,余生只做一件事,当好法律前行人”。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般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京都是我圆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