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京都二三事——孟冰
发布时间:2020-10-09作者:孟冰

我是1998年9月28日正式成为京都一员的。当时京都所还没有工资律师,作为提成律师,其实无所谓哪天算正式上班,只是因为那天正式坐进了所里给安排的工位,所以我把那天作为正式成为京都人的开始。


  从那天到现在,曲指算来,已16年有余。其间虽称不上沧海桑田,但也确实经历了不少是是非非、人来人往。回首往事,初入京都时的一些经历和感受,随时光流逝反而愈显明亮。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我1994年取得律师资格,1995年拿到红本。当时把本挂在一个小所,因为还在公司上班,几年里只跟别人合作代理过一起案件。所以加入京都,应该是我律师生涯的真正开始。


  当年加入京都的原因,既不像现在很多律师考虑的,是律所的待遇、发展空间、专业特点、办公环境等客观因素,也不是因为自己是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出于对田老师的敬仰来投靠。说实话,我当时根本不知道田文昌是谁!这也说明了我上学时,肯定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我当时选择律所,按照中国人人熟好办事的思路,首先要找有自己同学,且同学还能说话算点数的律所。这在当时只有两家,唐波所在的炜衡所,王川(王九川律师的曾用名)所在的京都所。他们都是我大学同学,上学时我们还一起搞了个345诗社,关系没的说。他俩又都作了合伙人,大小也算个领导。为什么在这两家里选择京都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京都的办公地点离我家更近。


  当时我住在丰台,京都所在金融街,炜衡所在马甸桥,去京都上班比去炜衡省了将近一半距离。所以几乎没有怎么考虑,我立马给王川打电话,告诉了他我的决定。王川说没问题,让我先来京都所看看,我就这样走进了京都的大门。


  在所里简单转了转,王川说你见见田老师吧。“田老师是谁?”“田文昌呀!”“田文昌是谁?”“原来咱们法律系的副主任呀!教刑法的,现在是京都所的主任。”“不知道。没印象。”王川当时就无语了。


  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田文昌大律师,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如果随便聊那几句也算面试的话),正式加盟了京都所。


  现在想来,我人生中很多重大事项,都是很偶然的因素决定的。当时来京都只是因为离家近,其实那之后不久,炜衡所就搬到了西北三环内的友谊宾馆。而我之前工作的那家公司,法律顾问是大成所的彭雪峰,仲裁案找的中伦所的张学兵,我当时作为主管经营的副总,和他俩也不能说不熟,但因为觉得同学情谊比工作关系更靠谱,就没找他们。如果当时我去了那三个所中的一个,可能执业道路、风格,甚至人生轨迹都会与现在有很大差别。不知道偶然的背后是否都存在着必然,可能这就是命吧。


  我刚来京都那会儿,所里一共只有20几个人。当时的5个合伙人中,现在还在京都的有田老师、曹树昌、王川,和我先后来的律师还有韩嘉毅、秦庆芳、白冬飙,后来又来了朱勇辉给田老师作助理,这些人现在也早成了京都的合伙人。当时的行政主管是蔡景荔,陈琪是出纳。大概就是这些人,形成了京都最早团队的雏形。


  那时正因为人少,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天天泡在一起,就像个大家庭一样。特别是我们新入行的几个,工作热情极高,不管谁接了案子,大家都一起探讨,老律师也耐心指点,每天高高兴兴地来上班,收获滿滿地回家,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期间还有几件小事儿,多多少少影响到了我的执业生涯,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一是2000年的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运气特别不好,大概有4、5个月没接到案子,但我仍每天到所里来,没事就坐在工位上看《办案手册》。有一次证券部主任律师程旋走到我工位前停下来,对大家说:“我觉得小孟以后肯定会有出息!因为我每次从他这过他都在看业务书。”这句话当时对我来说是具有震撼性的,让我意识了我百无聊赖中做的事情,对律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再有一件事是我和韩嘉毅去谈的一个案子。一家香港房地产公司要请法律顾问,我们坐着小公共风尘仆仆地跨过半个北京城,赶到东三环外的项目现场。我给人家报了一年60万的价格,人家当时就说,我们要不是香港公司,就被你们吓着了!案子当然没有谈成。那是田老师一亲戚给介绍的,他找了嘉毅,嘉毅又找了我。当时我们人少,案子也少,有了大点儿的业务线索,往往叫着几个同事一起谈,就因为我一个不切实际的报价,害得大家都没挣到钱。“太黑等于黑自己。”这成了以后我每次谈案,时时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还有一个人叫伍先彪,是从湖南来京都发展的50多岁的老律师,他在京都应该属于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无论如何,他在业务上给了我们年轻律师很多无私的指导,特别是他归档的整整齐齐的案卷,甚至可以用漂亮来形容。老伍在工作上的认真劲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明白,律师的成就感其实可以体现在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后来,随着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人和事越来越多,大家都各忙各的,小圈子可能还有,但全所一个大家庭的气氛再难出现了。或许这是一家机构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但正因如此,那时的氛围才更让人时时怀念。


  如今,京都所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合伙人人数、律师人数、收入额都已经是我初来时的10倍以上,很多低年级的律师我已叫不出名字,但我希望也深信,京都的传统、京都的文化会感染到我们每一个人。再以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让别人和我们自己,深深感受到我们身上鲜明的京都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