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京都杯”系列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02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京都杯”系列活动在良乡校区图书馆笃学讲堂顺利举办。京都律师事务所田文昌律师、梁雅丽律师、朱娅琳律师、王志强律师等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五个单元,包含实务导师聘任仪式,田文昌律师讲座,第二届“京都杯”论文大赛颁奖仪式,论文获奖代表报告与点评,第二届“京都杯”法律辩论赛启动仪式等环节。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林维教授发表致辞。

 

吴用教授


  吴用教授首先对京都律师事务所进行简要介绍,京都律师事务所作为业界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其创始人田文昌律师在中国律师界卓有声誉,此次“京都杯”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京都所对社科大法学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希望在未来的交流合作中产生积极作用。

 


林维教授


  林维教授首先对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谈到,法学作为应用型学科,不应局限于对教材课本的理论学习,更应向法律工作者们全面了解法学实务的运用过程。通过京都律师事务所、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社科大刑事辩护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希望学生以及法学研究人员从中受益,共同构建法学理念研究实践的合作平台,培育更多优秀的法治人才。


  第二单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聘任仪式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门金玲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代表社科大法学院向梁雅丽律师颁发实务导师聘书。

 


吴用教授为梁雅丽律师颁发聘书

 

门金玲副教授


  门金玲副教授在主持中指出,社科大法学院是一所年轻的法学院,但这不影响让学生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理论教学与实务相结合是学院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此次实务导师聘任是继去年聘任田文昌、柳波、徐莹、翁小平、刘立杰五位律师后的再一次聘任,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律师同仁能够参与到社科大的法学教育当中,共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兼具的法律人才。

 


梁雅丽律师


  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梁雅丽律师谈到,社科大刑辩研究中心与京都刑辩研究中心有着深厚渊源,能够成为社科大法学院实务导师深表荣幸,实务的律师需要用理论武装,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密不可分。最后梁雅丽律师感谢法学院以及各位老师们的信任,并表示将来会尽自己所能为学校师生给予支持,衷心希望京都律师事务所以及京都刑辩研究中心与社科大共同成长进步。


  第三单元 田文昌律师讲座——关于法治理念的深层思考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李卫红教授主持,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名誉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田文昌律师以“法治理念的深层思考”为主题进行演讲。

 

田文昌律师


  田文昌律师的演讲深入浅出,以中国法治发展的时间节点为线索逐一进行讲解,用列举和对比的方法为同学们呈现立体且多维的法治理念思考,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让线上线下参与讲座的同学们领悟到“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在座师生收获颇丰。讲座期间,田文昌律师与同学们展开互动,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问,并为提问的同学们答疑解惑。整场讲座妙语连珠,在全体师生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李卫红教授


  李卫红教授在主持中表达了对田文昌律师的敬慕之情,对田文昌律师的讲座进行精彩的总结发言,对于田文昌律师所讲的“法治理念的深层思考”表示十分认可,期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秉持初心,注重理念的思考。


  第四单元 第二届“京都杯”刑事法论文大赛颁奖仪式、论文获奖代表报告与点评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门金玲老师宣读获奖名单,门金玲副教授对此次论文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希望未来有更多同学能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提升自己的写作与学术能力。

 


左:张怡   右:王志强


  获得优秀奖(研究生组)的是杨健、李研凝和黄亚洲同学,京都所张怡女士和王志强律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左一:朱娅琳   右一:门金玲


  获得三等奖(研究生组)的是刘沛宏、卫旭杨和李卫同学,三等奖(本科生组)的是刘瑾、裴乙霖和曹赢赢同学,朱娅琳律师和门金玲副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

 


左一:梁雅丽    右一:孙远


  获得二等奖(研究生组)的是李晗和李宇田同学,二等奖(本科生组)的是李广钊和是施佳其同学,梁雅丽律师和孙远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

 


左一:苗鸣宇   右一:田文昌


  获得一等奖(研究生组)的是周一博同学,一等奖(本科生组)的是田尧同学,田文昌律师和苗鸣宇副院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部分获奖同学由于疫情等原因不能到现场参与此次活动,通过线上参与此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过后,2019级本科生田尧同学,2018级本科生、2022级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李广钊同学,2021级法理学博士研究生周一博同学和2020级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刘沛宏同学对自己的获奖论文作了简要报告。

 


孙远教授


  报告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孙远教授代表论文评审组对此次参赛论文进行简要点评。孙远老师提出论文写作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并对四篇报告论文作了重点讲评,指出同学们论文写作的常见误区。最后,孙远教授表示,论文写作要多动手,结合方法反复练习。只有勤动手,多练习,写作能力才会提升。期待同学们能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享受论文写作的快乐。


  第五单元 “京都杯”法律辩论赛启动仪式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副教授主持。

 

苗鸣宇副教授


  苗鸣宇副教授谈到,论文点评环节是法学学术能力的展示,但是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也需要了解实践、参与实践。苗鸣宇副教授表示,在京都律师事务所的支持下,社科大法学院即将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第二届“京都杯”法律辩论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感受论辩的魅力。

 

田文昌律师


  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律师阐述了法学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参与“京都杯”法律辩论赛的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殷切期望,对即将开启的辩论赛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梁雅丽律师


  最后,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梁雅丽律师宣布“京都杯”法律辩论赛正式启动。至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京都杯”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合影


  京都律师事务所以及京都刑辩研究中心始终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充分发挥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律所与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搭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的实践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和提供更好的法学智力成果。


  “京都杯”模拟法庭系列活动由京都律师事务所全程支持,常年在各大高校举办,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模拟法庭比赛中提高专业素质。京都律师事务所一直在努力,不断增强模拟法庭的真实性和学术性,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来提高模拟法庭的专业性、实践性,为学子们搭建一个更高、更广阔的交流与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