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梁雅丽律师应邀参加《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新书发布会暨“公诉的精神与使命”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7-25

2023年7月15日下午,《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新书发布会暨“公诉的精神与使命”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办,法律出版社协办。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梁雅丽律师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


  研讨会开幕式上,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张雪纯,最高检检委会委员、第三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分别致辞,在祝贺《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新书发布的同时,发表了关于研讨主题的理解,并对参与研讨业界法律工作者的观点表示期待。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共同参与了新书发布环节。


  


  图为车浩教授主持会议


  学术研讨环节的第一个主题为“法律职业共同体视野下的控辩审关系”。梁雅丽律师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梁雅丽律师表示,《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这本书一直是“公诉人出庭宝典”,是全国公诉人的工作指南,同时也是许多刑辩律师的必读书目。她对《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一书重新修订并发行表示祝贺。


  


  图为梁雅丽律师在研讨会现场


  对于“控辩审关系”,梁雅丽律师指出,理想的控辩审关系是我们刑事制度设计的初衷,可以将其称为“铁三角的关系”,即控辩平等、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以及司法文明程度的关键元素。伴随着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控辩关系从对抗转向对抗兼合作阶段,并且不断向良性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此外,梁雅丽律师还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就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公诉人的角色定位、对辩方举证证据材料的审查标准、公诉人指控犯罪的证明标准以及辩方提出合理怀疑所需要的证明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为建立良性控辩审关系给出了有益建议。


  梁雅丽律师表示,从刑辩律师的视角来看,在证据审查和证明标准两个方面,都能感受到最高司法机关在规范层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看到了控辩审三方基于不断进步的规范;但在一些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对规范理解有偏差、规范制度落实不彻底等问题。


  最后,梁雅丽律师提出了自己的期待:每一位刑辩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为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而努力,希望能够与公诉人一起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把最高司法机关的规范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中。


  


  图为梁雅丽在发言现场


  研讨会总结环节,最高检第十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齐涛;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发表了总结发言。其中车浩教授提出:“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探索出一个长期的常态性机制,让实务工作者能在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氛围中,在一个民间学术的平台上轻松自由地交流,共同呵护法治星火”。这也同样是京都刑辩研究中心、京都律师事务所,乃至整个刑辩律师群体殷切期许并为之努力的共同心愿。


  会后,参会人员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门前进行合照,研讨会圆满结束。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