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刑事辩护教程》系列图书发布暨“刑事辩护专业化与法治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内举行。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律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刑事辩护教程》丛书,在会上首次亮相。
本文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在发布会上的致辞发言,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莅临《刑事辩护教程》系列图书的首发式!
在几十位律师和学者历时五年的努力之下,《刑事辩护教程》终于出版发行了。今天,能够在这里举行首发式,我个人和《教程》的全体作者都感到格外荣幸!有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律师同行和媒体朋友能够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祝贺,更使我们备受感动!
应该说,这次的首发式具有一种特殊的仪式感。因为,这套书的出版发行,既是该书作者们共同成果的隆重呈献,也是国内编写系统刑事辩护教程的首次尝试。
《刑事辩护教程》是由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刑辩律师和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首期刑辩研修班学员共同完成的倾力之作,是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自创体系的首次尝试。
《刑事辩护教程》是对律师刑事辩护技能进行系统性培训的专用教材,共分为三册:理论篇、实务篇和实训篇,三篇合计182.6万字。其中,理论篇和实务篇由京都律师所组织编写,作者均为京都所律师,历时五年,四易其稿才最终完成。实训篇由西法大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组织编写,是在探索和打磨“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培训模式”的过程中构思,在模式成型后动笔,历时三年多时间完成的。
《刑事辩护教程(理论篇)》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介绍和解析刑事辩护的原理和理念,明确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和环节中辩护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旨在用以案释法的方式,结合各位作者亲历的案例,明确、具体、细致、生动地深入分析和讲解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和环节中刑事辩护活动的技能和技巧,使读者可以深刻、直观地体察到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千姿百态,品味刑事辩护活动中的苦辣酸甜,在开阔眼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
《刑事辩护教程(实训篇)》是对西法大培训模式的程序和具体方法的详解和指引。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培训模式(简称“西法大培训模式”)是在借鉴国外诊所式培训模式,并结合中国刑事司法程序的特点,在国内数十位资深律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悉心探索,精心打磨而形成。是一套独具中国特色,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相适应的刑辩律师培训模式。《刑事辩护教程(实训篇)》既是这种模式的成果总结,也是这种模式的指导教材。书中设计的培训模式是针对《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中包含的各个专题的具体内容,以受训者全员全程参与的方式展开。旨在以理论研讨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在头脑风暴式高度参与中,快速提升受训者的实操能力。
《刑事辩护教程》的理论篇、实务篇和实训篇涵盖了刑事辩护从理论到实务再到实训模式的完整内容。此三个部分相互衔接,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篇,是一套对律师进行刑事辩护技能培训的系统教材。其宗旨是从实际案例和律师办案经验出发,以理论释义与实务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证、阐述和剖析刑事辩护的基本原理、原则、规律、规则,以及律师在刑事辩护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使受训者通过学习实现刑事辩护理论水平与实务技能的全面提升。
如前面所谈到的,这套教程是编写系统性刑事辩护教程的首次尝试,是典型的抛砖引玉之作,难免多有观点偏颇和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既希望与大家分享感受,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