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专利系列培训第1期活动在京都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投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由杨移律师主讲,金凤华律师、苏文律师进行与谈。
杨移律师首先从准备阶段、调查人员、基本原则、尽调方法、尽调范围等几个方面对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进行了概述,尤其强调了前期沟通需要基于委托方预算进行计划制定,调查人员需要具备知识产权专业背景,同时兼具法律背景、行业背景等。杨律师讲道,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与传统尽职调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尤其是在投融资过程中,知识产权资产占比较大甚至作为核心资产的时候,投资方展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主要关注点。
杨移律师
接下来,杨移律师结合近几年科创板IPO因为专利问题碰壁的案例,从基本情况、运用情况、保护情况、管理情况等几个方面讲解了专利尽职调查实务经验。针对专利保护情况,杨律师重点介绍了专利布局、专利权利范围、专利权稳定性、重要产品FTO、专利侵权诉讼和无效这几个维度的尽职调查实践,这也是委托方在专利尽职调查环节中判断法律风险和商业价值进而进行投资决策最有裨益的调查内容。杨律师还从密点范围和有效载体、不为公众知悉、商业价值、保密措施、对外运营情况、反向工程考量等几个方面,对商业秘密的尽职调查尤其是技术秘密方面进行了分享。最后,杨律师对商标尽职调查和著作权尽职调查进行了简要介绍。
金凤华律师讲道,科创企业在融资和IPO阶段都会涉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律师可以早介入早应对,提前规划和布局。尤其要关注专利权属,以及可能的专利无效、专利侵权争议,也需要关注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尽职调查风险,以及调查的依据。
苏文律师谈到,对目标公司用专利出资的情形,除了执行常规的尽调项目,还需要调查目标公司是否还拥有该出资专利的系列专利,以及目标公司的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以降低实施该出资专利的风险。
与谈人发言
参会嘉宾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专利系列培训活动由京都所同时具有律师、专利代理师执业资格的六名律师共同发起,分别是陈长会律师、金凤华律师、苏文律师、赵宏颖律师、杨移律师和王晓诗律师。京都专利律师团队具有不同理工科专业背景,可以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利法律服务。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