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春季学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开设课程《国际商事仲裁:主要国际仲裁机构规则比较研究(双语)》,作为国际仲裁方向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的京都所涉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张利宾律师负责讲授。
主讲人
张利宾,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1997年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法学院,获得法律博士学位(J.D.)。张律师有二十五年在国际律所的法律工作经验,担任律师、合伙人,曾在美国Baker Botts担任合伙人,主要从事能源项目和能源行业的争议解决。他也是贸仲、北仲、港仲和非洲OHADA的仲裁员,他是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用户委员会成员,以及瑞士仲裁协会的会员。他是中国能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会会员。他同时也是ISO TC 309的中国注册专家,参与了ISO 37301转换成中国国家标准35770,以及新的ISO标准37302的起草和修改。
课程开设背景与目标
本课程属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专项培养项目的特设课程之一。该项目旨在为开展涉外业务的国内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培养一批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通晓国际仲裁规则、掌握涉外法律专业技能、熟练运用法律外语,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的仲裁法治专门人才。此外,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选修本课程。
本课程旨在为法律硕士学院的同学提供深入了解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法律实务的机会,希望通过对世界主要国际仲裁规则的学习和对实务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系统了解国际仲裁体系和规则,学会更加精密和有逻辑地思考问题,成为能够在实务中熟练运用国际仲裁规则的高端法律人才。
课程内容与特点
本课程将引导同学们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为范本,对世界主要仲裁机构(如国际商会仲裁院、伦敦国际仲裁院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规则进行比较研究。
本课程共设置八个主题,内容涵盖了国际仲裁的概念与原则、仲裁协议与仲裁庭管辖权、仲裁程序的启动与紧急仲裁和临时措施、仲裁员的指定、回避与更换、实体法的适用与公平合理原则、仲裁与调解的结合,以及证据规则与庭审程序等方面。每个主题均包含实务案例分析和思考问题,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除理论介绍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原则等内容外,本课程还专注于讲授和讨论实践性议题。在课程上,同学们能够接触到实务中的真实案例与一手材料等,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仲裁实务基础技能,例如起草仲裁协议和撰写仲裁申请书等。
本课程教学方式丰富多样,注重培养同学们的主动思考能力,并强调对仲裁实务技能的训练。除老师单向授课外,还注重同学与老师、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包括课堂模拟、问答和小组讨论等,使同学们可以亲身体验律师和仲裁员的角色,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掌握国际仲裁规则。
结语
这门课程的推出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的平台,培养他们在跨国商业争端解决中的专业能力。
张利宾律师及其领导的京都所涉外业务团队将继续支持法学教育,与更多国内外知名法学院建立合作,将实务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同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促进法学教学与法律实务共同发展。
附:
涉外业务部简介:
京都律师事务所涉外业务部专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涉外争议解决、跨境并购/重组、国际贸易和海外合规四大类专业服务。涉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拥有25年以上的涉外法律执业经验,部门主要律师均毕业于中国和英美的著名法学院,对中外文化背景和营商环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不同法域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状况有深入了解,能够基于客户在争议解决、跨境投资、国际贸易以及日常运营的公司合规等各方面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京都所涉外业务部同时基于客户的各项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建立和打造了一支一流的涉外业务法律服务团队,为中外客户在国际化的经营和项目中提供优质的涉外法律服务。
服务类型:
涉外争议解决(结构性谈判、专家裁定、海外诉讼和仲裁)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在传统化石能源、新能源、建设工程、项目融资和债务重组等方面纠纷案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依靠团队合伙人和律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海外法律资源、人脉和业务资源以及他们对行业和文化的了解,以客户的业务需求和利益诉求为首要考虑目标,根据客户与交易相对方的争议解决条款,由主管合伙人带领团队在业务需求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争议解决方案。涉外业务部不仅为客户提供友好协商、结构性谈判、(第三方)专家裁定、国际商事仲裁(如LCIA,ICC,SIAC,HKIAC,CIETAC,BIAC,OHADA,SCC,AAA等仲裁机构的仲裁或临时仲裁(ad hoc arbitration))等法律服务,也会根据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或中国签署的多边条约(如华盛顿公约)提起投资仲裁,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利益。另外,涉外业务部也会依据《纽约公约》,与外国律师一同就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执行和中国仲裁裁决在海外的执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涉外民商诉讼、刑事诉讼或行政程序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也会与外国相关法域的当地律师协同合作,代表客户进行海外民商事诉讼程序(如在项目所在地法院提起股权质押和设备抵押的止赎程序)、刑事诉讼程序(如涉及违反美国FCPA、制裁法律所导致的刑事案件)和行政程序(例如基于涉疆法案的海关货物扣押的解除)。在这些案件的代理中,京都所律师作为主导律师,会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与外国律师密切合作,同时保持与中国客户的及时沟通,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外国客户在中国的投资并购、重组和退出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具有多年为外国客户在中国设立外商投资、进行并购、重组和退出的法律服务经验,同时京都所也具备为投资并购提供与经营者集中申报相关的配套式法律服务。京都所涉外业务部具备熟练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对中国法律的娴熟运用技巧和经验,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提供MOU、法律尽职调查、交易架构设计(包括税收策划和条约保护)、交易文件的起草、谈判和签署、过渡期服务和交割,以及交割后的整合和索赔等全流程的法律服务。对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运营和项目,涉外业务部也提供相关的合同审核、公司治理、合规监管、人力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日常法律服务。
中国客户在海外的投资
近年来,涉外业务部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提供法律服务。在投资并购项目中,涉外业务部律师团队会就项目的可行性以及交易结构、方案及流程等提供前期法律咨询意见,就特定问题出具法律意见,参与商务谈判,协助客户起草、审核并修改相关交易文件和法律文书,协助项目进行交割等。京都所涉外业务部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客户寻找可靠的境外律师,共同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策略,帮助境内客户与境外业务伙伴、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和高效进行。
国际贸易(标的包括LNG SPA和大宗商品)合同的起草、谈判和履行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合同的起草、审阅、修改和谈判等法律服务,如LNG SPA长协和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国际贸易项目,同时也提供对国际贸易项目的交易方进行法律尽职调查的专业服务。我们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合同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国际商事惯例的变化,为客户就国际贸易合同的起草、谈判以及LNG SPA长协履行的相关问题(如照付不议、价格复议和不可抗力等专业问题)提供咨询和争议解决的代理服务。
涉外合规服务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涉外合规服务,包括ESG合规、境外合规和与制裁和出口管制有关的合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最大限度降低违规风险。涉外业务部为客户的日常业务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为公司高管和员工提供合规培训,重点关注FCPA反腐败、制裁与禁运、出口管制以及中国针对上述制度的反制措施;也为中国企业因在海外工程项目投标时违反项目资助方五大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的合规要求而面临的各种处罚进行辩护和合规整改;并基于合规创造价值的目的,为客户提供切实有效、能够落地的合规管理方案和实施计划。
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海外法律服务
2021年,京都正式成立日本分所,名称为“京都外国法事务律师事务所”。日本分所协同京都总所及中国大陆各分所,为赴日投资的中国企业、日本当地企业和在日华人华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在企业并购、知识产权、公司设立、民事、刑事诉讼等方面,日本分所与日本协作律师事务所共同提供法律服务。京都律师事务所涉外业务部自2012年组建以来,与全球众多司法领域的几十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律师及仲裁员保持着良好合作。
奖项和荣誉:
京都所涉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张利宾律师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北京仲裁委员会(B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与非洲商法协调组织(OHADA)的仲裁员,也是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瑞士仲裁协会(ASA)的用户委员会成员,并被ASA聘请为“瑞士仲裁协会中国大使”。同时,张律师还是非洲17国签订的《非洲商法协调条约》框架下“司法与仲裁共同法院”的中国籍仲裁员。他还曾在新加坡、伦敦、荷兰等地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以代理律师或专家证人的身份代表客户出庭,取得了令客户满意的结果。
张利宾律师是其执业领域公认的行业领军者。2020年,张利宾律师获颁钱伯斯影响力总法律顾问2020奖项。2019年度英国著名法律评级机构The Legal 500中,张利宾律师获颁项目与能源领域的领先律师。2017年和2018年,张利宾律师连续两年被亚太法律500强(The Legal 500 Asia Pacific)评为项目与能源领域领先律师,并被亚洲法律杂志(ALB)评为2017年客户首选律师20强。2016年,张利宾律师被亚太法律500强评为公司/并购领域及项目与能源领域的领先律师,被LEGALBAND评为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领先律师。
代表性案例:
某著名建工领域国企的海外投资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电项目: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代理某著名建工领域国企的海外投资公司,处理其与东南亚某国政府之间就“一带一路”国家级水电项目的BOT模式相关合同引起的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适用UNCITRAL规则的案件,提供包含信用保险、专家裁决、国际仲裁的一体化、多元化的争议解决方案。
某著名建工领域央企就位于拉丁美洲某光伏电站项目的EPC合同引起的国际商会仲裁院(ICC)案件: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代理某著名建工领域央企,处理其与当地业主方之间就位于拉丁美洲某光伏电站项目的EPC合同引起的国际商会仲裁院(ICC)案件,协调领导仲裁地(伦敦)律师与项目所在国律师共同协作,进行证据收集与审阅、仲裁策略制定、仲裁文书起草及仲裁程序启动等相关工作。
国内某油气集团在非洲某国与政府之间就油气产品分成合同引起的伦敦国际仲裁院(LCIA)案件: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代理国内某油气集团,处理其与非洲某国政府之间就石油天然气开发产品分成合同纠纷引起的伦敦国际仲裁院(LCIA)案件,进行证据收集与审阅、文件起草、证人访谈、仲裁程序启动等工作,以中英文起草谅解备忘录、大事记、法律风险分析备忘录、问题清单等工作文件,并运用结构性谈判方式协助客户以和解方式最终妥善解决纠纷。
国内某药品进出口企业就其海外药品新生产线与合作生产商的相关纠纷案件: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代理中国某药品进出口企业,就其拟开发的新药品生产线的注册、许可、商业化等相关事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代表客户与合作生产商在争议产生后进行结构性谈判,以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将巨额争议消弭于仲裁前,最终为该药品企业挽回了新生产线的千万元级投入。
国内某铜业公司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长期贸易协议: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担任国内某大型铜业公司的法律顾问,为其处理与电解铜进口项目相关的专项法律事务,包括为其从无到有搭建国际贸易框架、以中英文起草千亿元级电解铜购销协议、协助其进行国际性贸易谈判、进行涉外法律研究并出具法律备忘录等。
某世界500强新能源公司与美国某液化天然气运营公司LNG进口长协项目: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担任某世界500强新能源公司的法律顾问,为其处理与油气相关的海外交易专项法律事务,包括为其与美国某液化天然气运营公司的LNG长协贸易(20年)设计交易框架、起草LNG国际贸易系列合同文件,对卖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并作为买方律师代表该企业与卖方聘请的美国律师进行谈判等。
海外某基金会常年法律顾问:京都所涉外业务部曾担任海外某基金会的法律顾问,协助其完成其在国内的政府备案、劳务用工、境内捐赠、F1赛道项目投资等一系列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