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与深圳分所联合举办的“刑辩半月谈”第十八期“建工领域案件刑民交叉问题研讨会”在深圳分所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聚焦于建筑工程领域中刑事与民事交叉问题,旨在通过法律共同体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助力客户在建工领域有效解决纠纷、顺利开展项目、企业合规经营等问题。
会议伊始,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和京都深圳分所主任侯志纯律师分别致开幕辞。研讨会由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协管、高级合伙人王馨仝律师主持。
褚长志
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介绍了京都总所的发展历程、分所的分布情况以及深圳分所的特色和突出贡献,阐释了京都专业化、综合化、团队化和国际化的"四化方针",强调京都所通过14个专业部门的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化合作,全方位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褚长志希望以京都总所刑事二部和深圳分所联合组织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京都总所和分所跨区域开展专业化、团队化、综合化合作的优势,将总所和分所之间的业务交流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努力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侯志纯
侯志纯主任对在深圳分所举办第十八期“刑辩半月谈”活动表示欢迎,他提到,2023年建筑行业增加值占GDP的6.8%,法律服务市场空间很大,因经济原因,这几年建筑领域纠纷增多。由于建设工程涉及合同主体多、时间跨度大、资金量大及当下保交楼等因素,导致刑民交叉案件的复杂性更甚,这不但给当事人造成巨大压力,对于律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他说,律师要依据事实和法律妥善处理好案件,既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也能通过案件代理为促进社会法治和经济的进步贡献自己力量。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资深专家和律师作为分享嘉宾。
王惠玲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专职委员王惠玲分享了她对建工领域刑民交叉问题的看法,强调了民事法律思维的重要性。她提出了“先刑后民”的理念不能一成不变,认为在刑民交叉案件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王惠玲还讨论了如何规范民事行为以减少刑事问题,以及在纠纷发生时如何处理刑民问题,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强调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议,包括为客户单位举行相关法律培训、培养律师保持一个平和文明的心气和专业的法律服务态度。
戴剑敏
深圳分所戴剑敏律师分享了关于建筑工程领域虚假诉讼罪的案例分析以及虚假诉讼罪对律师执业风险的影响,强调了律师在诉讼过程中应如实陈述、避免裁剪事实、保持诚信,否则会将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的观点。他还建设性地提出了关于建立总分所交流平台和整合文章发布平台的建议,以增强总分所间、分所与分所间的凝聚力和市场影响力。
王春军
王春军律师作为北京市律协建工委副主任,在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服务和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分享的主题为《建工刑案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建设工程资金多、参与方多、人员多、技术多、违规多的“五多”特点和从建设工程领域刑事案件具有行业属性强、行业及从业人员法治观念淡薄、司法实践重视不够的问题出发,强调了对建设工程刑事案件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建工领域犯罪呈现的规律。
孙景仙
北京建筑大学的孙景仙教授,长期对建筑领域相关的犯罪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凭借其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从学术角度分析了建筑犯罪的概念、构成和完善,讨论了建筑犯罪的广义和狭义定义,以及建筑法律体系的层次。孙教授还探讨了业务过失犯罪的界定和刑事责任,以及业务过失犯罪的构成论,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刑事犯罪案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讲解。
刘立杰
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主管、高级合伙人刘立杰律师通过5个案例分别从刑事控告、刑事辩护、刑事风控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在承办建工领域诉讼案件和非诉项目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展示了律师在建工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律师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所需要运用的战略战术。刘立杰律师希望自己的实战经历,对其他律师办理建筑工程领域案件有所启发,同时希望“刑辩半月谈”栏目在促进行业交流、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王在魁
最后,王在魁律师作为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的高级合伙人和全国审判专家,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讨论了刑民交叉问题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难点,强调了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先刑后民还是先民后刑。同时,他也强调了保护民事当事人权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民事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具体建议。
王馨仝
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协管、高级合伙人王馨仝律师在主持研讨过程中表示,刑事二部将继续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通过“刑辩半月谈”“刑辩面对面”等栏目举办更多类似的研讨活动,满足不同领域人群的专业法律需求。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加深了法律从业者对建工领域案件刑民交叉问题的理解,体现了京都律师事务所对专业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成果,同时也加强了总所与分所、所内外专家学者、不同领域的法律共同体之间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