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数字货币领域,活跃着一群智商极高的币圈玩家,他们从不止步于玩币炒币,而是将目光抛向更远的高度——打造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近年来,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合规的重要性不断被一个个现实的案例所证明。虽然这一新生事务尚未整体明确纳入刑法的规制,但其高收益的金融属性常常与刑法的罪名擦边。我们合规智行团队自2020年起开始办理币圈刑案,并为币圈平台及高管提供合规法律服务,成功在刑案中营救了多个平台和不计其数的人员。今年3月,我们再次接受委托,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开展工作。
本次系列文章我们将围绕某数字货币平台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讲述币圈刑案的办理过程和币圈合规的法律服务经验,以期对币圈的合规发展有所助益。
一、案件背景
某数字货币平台虽然注册地为香港,但由于管理和技术团队来自中国,且平台业务涉及在中国被监管的现货业务、ICO业务和合约交易业务,最终引发了法律问题。虽然该平台在被调查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防触犯中国法律,包括限制国内IP、手机和邮箱注册,不提供法定货币与数字货币的兑换功能等。尽管该平台采取了上述措施,但由于其业务模式中有部分与中国的金融监管红线擦边,最终面临非法经营罪的指控,相应高管人员及员工均被刑事立案并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二、律师打破重重困难第一时间会见成功
案发第二日,我们在接受家属委托后,第一时间前往办案单位所在地沟通了解当事人被羁押的地点。在多方沟通了解后,最终确定全体涉案人员均被某区公安分局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
众所周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的犯罪嫌疑人会见问题是承办律师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从立法本意上看,监视居住应属于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意在减少审前羁押。但实践中,较“刑拘”轻的“指居”反而不会轻易让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多被单独关在一个封闭的地方,无法与外界通信。
本案也不例外,我们在向某区公安分局递交会见申请后,被告知相关事宜需报请领导,待领导审批通过后才能安排会见,以此拒绝承办律师当日的会见申请。考虑到及时会见的重要性,我们在与某区公安分局办案人员进行良好沟通的同时,向该公安分局的上级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反映该情况,并重申律师会见的权利和理由。经过在当地坚持不懈地奔波与等待,我们最终在递交会见申请手续的第三日被安排会见。
三、依靠扎实专业快速理清案件脉络成功找到取保候审突破方向
在有限的会见时间内,律师必须快速梳理发问的内容,并对币圈术语和交易模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才能在1-2次会见过后,对于整个案情形成较为全面的了解,否则面对一些理工科背景的技术人员,可能与他们“连上蓝牙”都难。
合规智行律师团队对此类案件相对轻车熟路,不仅凭借扎实的专业法律知识快速理清了案件脉络,也第一时间找到了取保候审的突破方向,在此基础上承办律师草拟了《取保候审申请书》,针对案件中的关键问题,如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变更强制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并当面向某区公安分局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
然而,某区公安分局并未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复。因案件时间紧迫,我们在申请再次会见的同时,又主动联系案件承办警官,当面沟通辩护意见,及时了解案件进展,争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犯罪嫌疑人争取更有利的强制措施。
经过我们的努力,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进行了重新评估。在充分考虑我们的法律意见后,侦查机关决定将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由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变更为取保候审。
当然,成功取保只是本案有效辩护的基础,我们将不负重托,继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在此类案件中,律师的作用不可或缺。律师可以为数字货币平台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帮助平台识别和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在面临法律问题时提供有效的法律辩护。只有通过专业的法律服务,平台才能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规避风险,稳健前行。后续的系列文章我们继续就币圈刑案的办理过程和币圈合规的法律服务经验进行全方位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