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正值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同济大学举办之际,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桂明,与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刑辩研究中心主任梁雅丽律师等一行,受邀走访同济大学法学院,并与法学院院长蒋惠岭进行亲切交流。
蒋惠岭院长(右一)介绍学院发展历程
交流伊始,蒋惠岭院长亲自带领走访团队参观同济大学法学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成果。从建院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到近年来在法学理论研究、司法实务对接、国际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突破,蒋惠岭院长的讲解让参访团队对同济大学法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学术底蕴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双方座谈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恰逢同济大学法学院建院80周年,而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又正好在同济大学举办。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桂明在交流中指出,年会与学院80周年院庆的“双重契机”,不仅为学术研讨提供了优质平台,更标志着研究会与同济大学法学院亲密合作的良好开端,未来有望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更多深度联动。
作为刑事辩护领域的实务专家,梁雅丽律师在交流中充分肯定了同济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育领域的成果,并代表京都律师事务所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她表示,京都律所长期深耕刑事辩护、企业合规、商事争议解决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而同济大学法学院在法学理论研究、高端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双方的合作具备天然的互补性。
梁雅丽律师提出,未来希望与同济大学法学院围绕三大方向推进合作:一是联合开展实务课程教学;二是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三是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针对刑事辩护、法律文书改革等前沿领域,结合实务问题与理论痛点,共同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交流尾声,蒋惠岭院长对未来双方合作寄予深切期许。他表示,同济大学法学院始终重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而京都刑辩研究中心在刑事辩护领域的专业积淀、实务经验与案例资源,与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高度契合,期待双方以此为起点,开启学术交流与实务合作的常态化篇章,共同为刑事法治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必将打造“院所协同发展”的标杆范例,为培养高素质刑事法治人才、推进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蒋惠岭院长(右)向梁雅丽律师(左)赠送图书
交流人员在同济大学法学院合影留念
此次走访交流,不仅加深了京都律师事务所与同济大学法学院的相互了解,更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