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京都环食药知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30

2025年9月28日,由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和上海分中心联合举办的环食药知司法疑难问题研讨会在京都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圆满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律实务界精英律师,围绕环食药知领域的疑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汤建彬律师,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思嘉律师,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强律师,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陆向辉律师,北京京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江永茜律师,北京京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副主任朱东生律师,北京市京都(南京)律师事务所李剑平,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学平律师,盈科全球涉外刑事法律服务中心中国区副主任,盈科全国刑专委刑辩学院金融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康烨律师,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辩护部主任曾庆鸿律师,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涉税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魏艳昭律师,河南举法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宋珍珍律师,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食药环知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曾钧泓律师,北京京都(上海)律师事务所李腾律师,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刑事部主任孙建保律师,京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委会副主任张庆军律师,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杜鹏律师、谢文庆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明真律师,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炳祝律师,上海博爱方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庄志叶律师。会议由江永茜、朱东生主持。


  


  陆向辉


  


  汤建彬


  陆向辉、汤建彬分别为研讨会开幕致辞,汤建彬还介绍了京都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即将出版的新书《食品药品案件办理手册》。


  


  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环节:环境资源、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知识产权。


  


  张思嘉


  张思嘉律师分享了《污染环境罪犯罪对象认定的证据标准——“危险废物”的认定标准与数量计算规则》,系统阐述了污染环境罪中“危险废物”的认定标准与数量计算规则,强调采用“名录优先+特性鉴别”的双重路径进行定性,并遵循“实查为主+合理推定”原则进行定量,为统一证据标准、精准打击犯罪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实务指引。


  


  李剑平


  李剑平分享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难点剖析》,深刻剖析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九龙治水”“罚刑脱节”等现实难题,提出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部门联动与双向反馈机制,推动“两法”从纸面协同走向实战共治。


  


  邓学平


  邓学平律师分享了《污染环境罪中鉴定报告的审查和质证要点》,讲述了污染环境罪中鉴定报告应重点审查的要素,强调质证需依据司法解释,确保鉴定结论科学客观。


  


  康烨


  康烨律师分享了《环境案件中司法认定的刑民行关系》,探讨了环境侵犯类刑事案件刑民行关系问题以及二审程序中以环境损害赔偿作为量刑情节,达到环境资源犯罪辩护效果。


  


  曾庆鸿


  曾庆鸿律师分享了《非法采矿案无罪辩护》,系统梳理了非法采矿罪的无罪辩护要点,通过典型案例展现了辩护中应注重的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精准性。


  


  魏艳昭


  魏艳昭律师分享了《一起污染环境案件的辩护思考》,他围绕一起跨省市违规处置固体废物的污染环境案,剖析了辩护中的关键要点,最终嫌疑人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起诉,凸显此类案件辩护的关键策略。


  


  汤建彬


  汤建彬律师分享了《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检验报告及认定意见的质证》,阐述了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检验报告与行政认定意见的质证要点,确保证据合法有效。


  


  宋珍珍


  宋珍珍律师分享了《刑民同一概念差异下的出罪路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深入剖析了刑民交叉领域中“同一概念”的差异性,提出通过语义辨析、法益审视与程序保障三重路径实现出罪。


  


  曾钧泓


  曾钧泓律师分享了《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如何有效应对不合理的行政认定和地方规定》,提出应对不合理行政认定与地方规定的三大策略,提升辩护专业性与有效性。


  


  李腾


  李腾律师分享了《校园食品安全中的刑事法律问题》,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从刑事法律适用的角度进行解读,呼吁社会各界回归理性,在法律框架下妥善解决问题。


  


  孙建保


  孙建保律师分享了《麻精药品“毒品化”情境下“次数”裁量辨与辩》,深入辨析了麻精药品“毒品化”情境下“次数”裁量的关键问题,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张庆军


  张庆军律师分享了《药品犯罪的出罪逻辑》,系统剖析了药品犯罪的出罪逻辑与路径,强调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也需严谨审慎、平衡法益。


  


  陆向辉


  陆向辉律师分享了《证据收集程序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审查》,聚焦环食药知领域证据辩护中的程序合法性难题,系统梳理了相关环节的法定要求与常见违法情形,为律师在辩护中精准识别、有力挑战程序瑕疵提供了清晰指引。


  


  杜鹏


  杜鹏律师分享了《销售假药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同的辩护思路》,引导打假人更好地利用法律规则,向制假、售假的商家发起挑战,分享了两罪不同的辩护思路。


  


  江永茜


  江永茜律师分享了《关于发明专利纠纷办案总结与思考》,以A公司诉B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为切入点,探讨发明专利侵权判定要点,为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处理提供实务参考。


  


  李明真


  李明真律师分享了《从实务案例看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证据审查要点》。她系统梳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证据审查要点,围绕“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核心要件,强调权利法定、罪刑法定、存疑有利于被告等原则。她表示,重点审查商标权利基础、使用行为、商标同一性、商品同一性、非法经营数额及主观故意,实务中需注意鉴定意见的性质、电子数据真实性、言词证据印证等关键环节,防止刑事手段不当介入民事纠纷。


  


  潘炳祝


  潘炳祝律师分享了《商标犯罪辩护的个人经验和战术思考》,深入剖析了商标犯罪辩护中的关键要点与战术策略,为相关案件的依法有效辩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庄志叶


  庄志叶律师分享了《商业秘密攻防战——刑民交叉》,阐述了商业秘密案件应运用刑民交叉策略,构建立体维权模式,有效保护企业核心利益。


  


  王志强


  王志强律师分享了《新解释视角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辩护疑难问题应对》,聚焦新司法解释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四大疑难问题,为司法实务提供清晰的辩护思路与认定路径。


  


  张思嘉


  


  朱东生


  张思嘉律师和朱东生律师分别为本次研讨会做总结发言。


  时值京都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十周年,本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汇聚法律同仁,共同为解决环食药知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献计献策。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环食药知法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及各分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活动,为我国环食药知领域的法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期待更多法律界人士加入,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环食药知法律实务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