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李奎郭谦) 9月9日下午,北京后海荷花市场外的小广场上,一群身着统一白色T恤的“西城大妈”,跳起了广场舞。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身上穿的T恤均与反酒驾公益活动有关。
广场舞结束后,围观的过往游客和市民已站满了小广场周围。“西城大妈”赶紧拿着反酒驾宣传页递给大家,一边递一边说:“酒驾害己害人,请大家加入我们,一起拒绝酒驾”。
据活动组织方说,这些“西城大妈”退休后,对于公益宣传活动比较热衷,听说要进行反酒驾宣传后,纷纷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
参加活动的西城区张大妈,已经退休了好几年,但她一直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参与到一些对社会、对大众有意义的活动中来,所以她平时就经常参与维护交通秩序、治安秩序等志愿活动,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酒后开车太不负责任了,不仅仅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张大妈表示,她希望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反酒驾的公益行动中来。
律师称侥幸心理危害大
9月9日,正在广西出差的梁雅丽律师,为了赶到活动现场参加拒绝酒驾公益宣传活动,中午飞到首都机场后急忙提着行李箱直接打车前往后海。
梁雅丽是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一名资深刑事辩护律师,曾获得“2014年度刑辩律师”称号,2015年又被聘为法制晚报刑事辩护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顾问。对于参加这次拒绝酒驾的公益宣传活动,梁雅丽律师表示非常有意义,会让很多家庭避免因酒驾而失去幸福。
“很多人都以为开车出了事儿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只要喝酒不出事就没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侥幸心理。只要饮酒后被交警查出属于醉酒驾驶,就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从酒桌到牢房,从痛饮变成悔恨。”梁雅丽到现场后,换上公益宣传的T恤后,赶紧向酒吧一条街上的年轻人宣讲法律知识。
梁雅丽律师还将事先精心制作的宣传单发给大家。她说,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宣传,大家都已知道饮酒驾车的危害,但仍有不少司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开车,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消除司机的侥幸心理。她支招儿说,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的声音录下来,比如“爸爸,喝了酒千万别开车,我和妈妈在家等你”,然后作为手机定时提醒录音,每天提醒2次就非常有效果了。
另一位参加公益宣传活动的北京鹏凯律师事务所年轻律师路飞向记者表示,年轻人聚会逛酒吧这样的活动比较多,他从来不会劝开车的朋友喝酒,如果朋友喝了酒,他会帮忙联系其他朋友来开或者找代驾司机。
新闻背景
据记者了解,为有效减少酒驾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交通秩序、和谐社会,以“拒绝酒驾,安全到家”为主题的“9•9全国拒绝酒驾日”宣传活动今年首次启动。这次活动是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称中广电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主办,承办方为中广电联合会交宣委交通电视分会和e代驾。
之所以选择9月9日,有两方面的寓意:一是"9"与“酒”同音,喝酒时能让人轻松记住并想起这个节日,将“拒绝酒驾”牢记于心;另一方面,双“9”也象征着“长长久久”,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拒绝酒驾,杜绝悲剧发生,生活幸福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