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京都律师事务所与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刑事辩护培训课程
发布时间:2016-01-20

由京都律师事务所与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刑事辩护培训课程第一期,于2016年1月4日在纽约大学法学院开课。中国律师 36人代表团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注重刑事辩护律师的技能培训,包括证人询问技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实务伦理问题、案件的原理等几个大的方面,并且实际演练和知识性授课相互穿插。通过这样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培训,提高刑辩律师的辩护技能。

1月4日,中国律师代表团抵达纽约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诊所教授,刑事辩护项目主任Randy Herz致辞欢迎中国律师的到访。随后,田文昌律师代表中方律师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当天,亚美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Ira Belkin介绍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概述;刑法学助理教授,纽约联邦辩护人,助理辩护人,Amanda David女士和兼职教师、纽约联邦辩护人Christopher Flood介绍了证人询问技巧,并进行了演练;下午,拉瓜迪亚讲座教授Martin Guggenheim先生和助理院长Lisa Hoyes女士向大家进一步介绍了证人询问技巧,并针对具体案例,就诱导式发问进行了演练。


(图为田文昌律师致辞)


(图为拉瓜迪亚讲座教授Martin Guggenheim先生和助理院长Lisa Hoyes女士授课)


5日,纽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诊所教授,刑事辩护项目主任Randy Herz为学员们讲授了美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交叉询问技巧并进行了模拟演练。
      6日,学员们分成三组分别到美国南部联邦法院,纽约布朗克斯区最高法院、联邦东区法院旁听了美国法院审判。


(图为学员们在联邦东区法院前合影)


7日,上午的课程,教授组织学员们一起对旁听美国法院审判的行程进行总结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美国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的了解。随后的课程,学员们听取了办案原理的授课,并和教授们一起探讨了律师的调查取证义务和律师在刑事实务中的伦理问题。


(图为教授与学员们进行讨论)


(图为教授与学员合影)


理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融会贯通,培训的最后两天,纽约大学的教授们为学员们精心设计了两个案例,带领大家将本周学到的具体技能放到实践中去。练习了从接到一个案件后,如何形成辩护思路,如何分析使用证据,如何对证人进行交叉询问,如何发表总结陈词。教授们手把手的指导大家切入案件,激发学员的自主思考,鼓励大家上台演示。学员们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争相上台演示,课堂一片活跃。
       6天的课程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交流。美国法学院的教授们通过中国刑辩律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法治发展。而中国律师们更是获益匪浅,了解了美国的法律体制,旁听了庭审,更是深入研习了美国的刑事辩护技能。全部课程结束后,纽约大学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图为学员毕业合影)


此次中国刑辩律师的美国之行,除了在纽约大学的刑事辩护技能培训之外,还有丰富的文化之旅。接下来的两天,学员们参观了华尔街、自由女神像,前往费城观了议会大楼和自由钟等代表西方民主,法治,自由发展历程的著名景点。
       1月9日,在美国的最后一天,学员们在华盛顿特区参观了林肯纪念堂,方尖碑,越战纪念碑,白宫。下午,参观了联邦最高法院,并且与大法官Breyer法官进行了简短的交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共九名大法官,Breyer法官排在第六位)。Breyer大法官告诉中国律师们,要注重具体的细节,在每一个具体行为中,注重细节上的公正。


(学员与大法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