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部分嘉宾合影
“人工智能”概念已经普遍被互联网服务所运用,在“互联网+法律”领域中此提法也屡见不鲜,那么现实情况“互联网+法律”领域和人工智能之间融合情况如何呢?人工智能真的可以代替律师的工作吗?这些疑问在2018年1月29日的《2017年度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调研报告》发布会上得到了明确回复。(点击下载报告完整版)(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本次发布会以新视野、新思维、新变革为主题,由京都律师事务所携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法律科技公司iCourt及知名法律新媒体律新社联合召开。
本次发布会由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名誉主任田文昌等法学专家出席。会上来自iCourt、数联惠法、律新社、人人法、法天使等知名互联网法律机构的大咖们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就技术驱动法律、大数据司法应用探索、法律服务产品的应用之路、法律服务的互联网思考、律师如何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等热门话题进行专业、深入、独家的剖析。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教授
许身健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人类生活,这已经并将继续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在上述背景下,人类社会全面回应新技术革命。这一革命给全球法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外,许教授对中国政法大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进行了介绍,并表示该中心将集中、深入、系统地开展前沿科技与法律的交叉研究、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跨领域交流和国际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回应新科技革命给法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名誉主任田文昌律师
田文昌律师说,过去的社会发展是以百年、千年来分析计算的,现在是以每年,甚至每月来计算的,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之快,之神速,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决定性的因素取决于互联网的出现。所以在这个时代,每个行业,包括每一个人适者生存,不进则退,每个行业都离不开互联网。
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律师
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京都(南京)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陈宇律师
发布会现场,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京都(南京)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陈宇律师介绍了《2017年度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调研报告》的情况。《2017年度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调研报告》分为互联网法律机构变化情况介绍、互联网法律机构的变化、2017互联网+法律新特点、未来的互联网+法律等四个部分,以行业内共计251个互联网法律机构作为样本,着重分析模式创新与技术革命带给互联网法律行业的变化,并对未来“互联网+法律”变革和发展的可能性方向进行预测。这也是京都第二次发布年度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调研报告。
律新社CEO王凤梅
律新社CEO王凤梅主讲“法律服务产品的应用之路”。她讲到,无论是法律人士,还是人工智能从业人士,都很慎言讲人工智能,因为现在真的处于人工智能非常初步的一个时代。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目前做的事情就是在给法律从业人员提效,降低其成本,如培训、管理、还有大数据的搜索都是在完成这个行业基础的东西。
这样一个背景下,互联网法律机构要做好三点:第一,戒恐慌,人工智能真的要颠覆我们是非常遥远的;第二,不浮躁;第三,勤准备,准备两样,第一是专业的学习,第二个是技术的学习。
iCourt 合伙人郑玮
iCourt合伙人郑玮以“技术驱动法律”为题做了分析。他从专业升级、组织变革和技术爆炸三个角度来观察法律行业及服务法律行业。年轻律师用技术改变知识的优势可以超越老律师,这是专业的升级,无关知识,是关乎知识如何使用的能力。在谈到组织变革时,用一句形象的“弱者越弱,强者越强”来描述了律所发展现状。在谈到技术保障时,他说只需要基本的技术,就可以让法律人变得更美好。可重复的工作被技术取代掉,不可重复的将更依赖于技术,因为一切都会以技术作为原点,技术发生了变化,后面是不可逆的一个链式反应,会去改变每个人的作业方式。
成都数联惠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方
成都数联惠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方分享了“大数据司法应用探索”。她从数据基础、技术背景、应用场景等讲解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帮助法律从业人员提高效率的愿景,从穿透式监测、可视化呈现、精准类案比对、数据交叉检验等方面阐述了实现路径,并坦诚在数据壁垒、文本解析、算法优化方面遇到的阻碍。
人人法 CEO刘霁辉
人人法 CEO刘霁辉带来“法律服务的互联网思考”。他提到法律市场存在传统律所覆盖的法律服务市场、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日常法律服务三种形式。传统律所的服务市场是塔尖,这个市场包含了支付能力比较强的大客户、优质客户;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市场包含7千万左右的中小微企业,他们有支付意愿但价格敏感度很高;日常法律服务多是碎片式法律服务,没有转换成市场空间。然后,分析了中小微企业的法律需求“低频、量大、分散、碎片、低价”与传统律所“运营成本高、开发客户难、收入两极分化、青年律师业务不饱和、基层律师缺失”之间的市场痛点。最后他认为裁判文书、电子签名、法律咨询、区块链已经成为互联网+法律是最可能成长为国民应用的四个领域。
法天使创始人常金光
法天使创始人常金光就“律师如何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发言。他以现象级企业为案例讲述整个互联网发展脉络。并为互联网法律机构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的连接,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效率提升对律师工作的辅助,第三个阶段是某种程度上的替代律师的工作。此后,他明确表示法天使致力于提升律师工作效率,尤其是法律文书写作效率,方式是建设中国合同库,并开发法天使律师助手,把合同库、法规库和工商信息库等嵌入Word,让律师起草法律文书更高效。
圆桌讨论
随后,陈宇律师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互联网法律行业有哪些影响,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法律行业的关注,公检法及政府部门与民间互联网法律机构相互合作将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传统法律人如何应对和参与“互联网+法律”行业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嘉宾达成共识,“互联网+法律”初见变革之路。虽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看到哪一个机构处于完全的优势地位,但这正意味着“互联网 + 法律”领域机会无限,期待互联网法律机构的颠覆性创新与变革。
本次研讨会现场,嘉宾以开放的思路、特定的主题共话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互联网+法律的认识,取得了圆满成功!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