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纽约大学法学院和京都民商诉讼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中美民商律师诉讼技能高级培训班”于2018年1月8日在纽约大学法学院Lipton大厅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律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主要为美国民事纠纷解决制度中的律师实务,侧重于民商事诉讼律师的技能培训,包括美国民事司法制度、草拟商事合同、负债融资的管理、律师执业技巧、交叉询问技巧等律师思维、诉讼技巧等实务内容。授课过程采用实际演练和知识性授课相互穿插的方式,让律师们学以致用,深刻领悟课程内容。期间,学员参观了美国律师事务所和法院,旁听实际庭审,与法官交流,并再次回到课堂对法庭旁听进行讨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培训能够高效提升国内民商律师的诉讼思维和技能。
培训的前两天,Helen Hershkoff教授为律师们讲解美国民事司法的基本制度,包括普通法渊源和对抗性特点,如何将基本制度运用到问题识别、事实发展、法律分析和辩护中。另外,Helen Hershkoff教授还介绍了级别管辖、对人管辖权、诉讼程序和复杂的诉讼尤其是集体诉讼。课程后半部分侧重于纠纷解决、法律分析、事实整合、诉讼处置实务中律师扮演的各种角色及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第三天,中国律师团旁听案件,与法官共进午餐零距离交谈,与美国律师座谈业务,直接体验美国司法制度,学习美国律师实务经验。中国律师团到纽约东区联邦法院旁听了由首位台湾出生的纽约地区联邦法官郭佩宇审理的案件,主管调解的Robyn Weinsten法官向学员介绍美国ADR调解制度(替代性纠纷解决办法)。联邦法院开庭的规范高效、代理律师的职业表现、法官的专业耐心和优越的职业尊荣感,给中国律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律师团来到DORSEY(德汇)律师事务所。双方律师热烈探讨了国际争议解决尤其是美国企业在中国、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法律实务问题和业务合作的市场空间。
第四天,律师们学习商务合同的起草、交叉询问的律师技巧。上午,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商事交易法律事务高级研究员Naveen Thomas讲授的课程是起草商务合同--条款及救济。下午,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律师项目副主任Irene Ayers教授向律师们讲解了如何在庭审前解决纠纷--协商调解的策略。紧张的一天学习后,项目顾问虞平教授带领律师们来到位于华尔街街区的Sher Tremonte律师事务所进行交流。
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天学习负债融资的管理和构成,由纽约大学国际交易实习中心主任Deborah Burand教授授课。律师们积极参加模拟演练、分组讨论,逐步掌握了负债融资中当事人协商方法、常用文件、债务重组协商方法、财务报告解读等实务知识,脑洞大开。
当天课程结束后,纽约大学法学院培训部为中国律师团举行了结业典礼暨送别酒会。让中国律师惊喜的是,国际上著名的法学家、社会活动家科恩教授光临酒会现场。
培训结束后,中国律师团进行了以了解美国法律文化为主题的“宪法之旅”活动。律师们参观了自由女神、游览大都会博物馆,奔赴费城、华盛顿,瞻仰了美国独立宫、华盛顿纪念碑、杰佛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等历史名迹。之后,中国律师团赴美学习交流活动的压轴大戏--参观美国参议院、拜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阿利托大法官,如期进行。
京都律师事务所联合中外法律机构合作成立的京都民商诉讼研究中心,秉持“实务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原则,以民商诉讼仲裁案例研究为基础,以实务研究推动法立法司法制度完善为理念,为中国民商律师搭建一个提升法律理念、加强诉讼技能、开阔职业视野的新平台。这次与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合作的律师培训活动,是该中心为中国民商律师提升诉讼能力而精心策划的活动之一。内容丰富、专业深入的课程,冲击着中国律师的每一根神经,层次之高让所有成员倍感幸运,直呼过瘾。据悉,京都民商诉讼研究中心将陆续开展更多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培训课,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