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律师承担着“高风险”,付出了“高成本”,但能不能获取“高收入”?按照一般的市场经济原理,高风险导致高成本,包括心理和实际付出成本,其最终诉求应该是高收入。然而,这样一个简单市场原理,在刑辩律师这个行当中,却出现了问题。
即将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律师法,仍未能就律师收费标准给出一个明确的准则。全国律协有关负责人透露,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个律师服务收费办法,但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状况,在标准上各有不同……
——据《法制日报》
律师行业收费问题一直倍受人们关注。我所合伙人曹树昌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律师非诉讼业务收费的单宗最高额已经超过了1000万元人民币。而经济诉讼案件中,律师收费在几百万元的案件很常见。但在刑事辩护案件的收费中,极少数超过百万元。
以北京为例,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经历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最高收费为20万元。
大部分承办刑事案件的律师收入都属于“持平”状态。这也是导致很多律师不愿意涉足刑事案件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律协已经在重新考虑包括刑事案件在内的案件收费标准问题。
(全文见法制日报2008年1月13日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