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390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00-3900

京都所张启明律师成功辩护,涉嫌走私偷逃税款近三百万元当事人获不起诉
发布时间:2025-02-08

近日,京都所张启明、许明律师代理的一起走私普通货物案件当事人成功获得不起诉决定。该案当事人以包税价格形式委托走私团伙渠道将货物走私入境,涉嫌偷逃税款近三百万元。辩护人介入后,立即向当事人了解案情,全面挖掘案件线索,从多角度展开辩护,通过单位犯罪、自首、立功、全额退赔、认罪认罚等多个情节为当事人成功争取到不起诉的结果。


  走私类案件通常“拔出萝卜带出泥”,往往因查获某一环节的行为而使得全案浮出水面,具有涉案人数多、证据搜集困难、证据链条不完整的特点,实践中很难做到货物流、资金流、单据流完全对应,本案就是典型的一例。侦查人员首先查获了通关走私团伙,后根据走私团伙人员手机微信聊天记录锁定本案当事人,对涉案货物的数量、货值、偷逃税款的认定系通过海关报关单据和微信聊天记录中保存的发货单、发票、快递单来完成,整个走私链条的证据其实难以实现严格的印证。


  辩护人一是从全案证据的问题入手,提出在案证据难以认定指控的偷逃税款全部金额,二是认为当事人作为单位实控人,系为单位利益决策实施该行为,获利归单位所有,提出应按单位犯罪认定本案,并积极运用自首、立功、全额退赔、认罪认罚等多项情节,三是检索大量当地案例,与本案情节进行细致比对,终于说服检察机关,为当事人争取到了不起诉的结果。


  自2023年全国海关深入开展“国门利剑”联合专项行动以来,反走私综合治理不断深化,2023年全年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959起,案值886.1亿元。2024年来打击走私高压态势继续保持,大批走私案件被立案查处。尽管法网不断收紧,但对于犯罪的认定仍应坚持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综合考量案件情节审慎判断。京都律师成功辩护,在从严打击的形势下为当事人争取到了不起诉的结果,实现了辩护工作的价值。